当前位置:名医网 > 病种列表 > 慢性腹泻 > 病种介绍

慢性腹泻

慢性腹泻介绍

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,粪质稀薄,每日排粪量超过200g,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。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-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。
疾病分类
  慢性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的症状,是由于胃肠道的分泌、消化(消化食品)吸收及运动(运动食品)功能障碍,导致粪便稀薄,次数增加,病程超过2个月者,称为慢性腹泻。临床上按解剖部位结合病因分:   

A、胃源性腹泻,包括胃部疾病和肠内容物或胆汁返流入胃造成的腹泻;  

B、肠源性腹泻,包括肠道的各种炎症如菌痢、克隆病、不全肠梗阻、肿瘤、消化不良、菌群失调、对鱼、虾过敏,食物中毒及某些腹泻药、降压药引起的腹泻;   

C、内分泌失常性腹泻,如甲亢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的腹泻;   

D、功能性腹泻,如情绪性腹泻、肠道易激惹综合症。以上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中,最常见的为各种肠道感染、结肠和直肠癌,葡萄(葡萄食品)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及肠道易激惹综合症。
病因病理
  国内一组433例慢性腹泻病因分析中,肠道感染性疾病占36.7%,肠道肿瘤29.6%,原因未明20.6%,小肠吸收不良6.4%,非感染性炎症3.3%,其他少见。  

1.肠道感染性疾病;   

2.肿瘤;   

3.小肠吸收不良;   

4.非感染性炎症;   

5.功能性腹泻;   

6.药源性腹泻。   

根据病理生理学分为四类:   

1.肠腔内渗透压增加超过血浆渗透压所引起的高渗性腹泻;   

2.吸收功能障碍引起的吸收障碍性腹泻;   

3.肠分泌增多引起的分泌性腹泻;   

4.肠功能失调,蠕动亢进引起的运动性腹泻。
临床表现
  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症状。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稀,甚至带粘冻、脓血,持续两个月以上。小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,多位于脐周,并于餐后或便前加剧,无里急后重,大便量多,色浅,次数可多可少;结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,位于腹部两侧或下腹,常于便后缓解或减轻,排便次数多且急,粪便量少,常含有血及黏液;直肠病变引起者常伴有里急后重。  

1.腹泻:病变位于直肠或乙状结肠患者多有便意频繁和里急后重。   

2.腹泻伴随症状:因病因不同而伴有腹痛、发热、消瘦、腹部肿块或消化性溃疡等。
实验检查
  1.粪便检查:出血、脓细胞、原虫、虫卵、脂肪滴等。   

2.小肠吸收功能测定:显示肠道吸收不良。   

3.X线及内窥镜检出病变位置、运动功能状态、胆石等。   

4.超声。   

5.小肠黏膜活组织检查。
治疗原则
  1.病因治疗:针对不同类型腹泻采取相应治疗   

2.对症治疗:尽量避免选择成瘾性药物;且应在明确病因后应用。止泻药:活性炭、氢氧化铝凝胶、可待因等。   

3.解痉止痛药:阿托品、山莨菪碱。 

神经性止泻药,通过增强肠道平滑肌的张力,抑制肠的推进性蠕动,延长其内容物的停留时间而起到止泻作用,适用于因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腹泻或慢性腹泻。由于疗效确切,很多人一拉肚子就服此药,其实,如果单纯使用易蒙停,不利于炎症的消退,出现水样腹泻且伴随有腹胀、发热等细菌感染症状时不应使用。

已有帐号: 手机版  您好,欢迎来到名医网!   还没有帐号? 免费注册